(作者:郝佳 曲文勇)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既要深刻认识当前所处的历史方位,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践行对海南民族地区脱贫助老实践的理解。通过对海南民族地区的调查,深刻了解国情及脱贫助老事业的重心,利用田野调查深入理解乡村振兴战略。

一、聚焦乡村文化,融入田野调查

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依托三亚学院的一众教师对海南18个市、县进行精准扶贫现状调查,对产业脱贫、乡村旅游脱贫、生态移民脱贫、社会保障兜底脱贫等十大措施进行追踪调查。不仅仅是走进少数民族村落,还在深入访谈的过程中发现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大到组织,小到家庭,从基层的组织管理到村民自治,从当地黎族人们的节日文化到探究文化背后的历史。黎族村落的最初船屋,见证着少数民族古老的智慧与勤劳,神秘的百岁纹面老人讲述着不同时代的故事,关于她们有着不同经历与人生。深入实践调查,从每一次的田野调查走进每个村庄,记录下属于他们的记忆。

从最初未解决难题的惆怅到每一年到访见证着村容、村貌发生惊人的变化。从最初的下村道路泥泞到如今的道路平整,从空荡荡的大地到如今拔地而起的文化室、篮球场,从参差不齐的危房到如今贫困村民纷纷住进有黎族元素的装饰的新房。每一年点点滴滴的改变,见证着生活的变化与农村的发展。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应在田野调查中找寻理论与实践的钥匙,发现新时代的乡村价值,推进乡村振兴,利用实地调查和专业知识为政府工作贡献一份力量。

二、了解农村脱贫现状,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海南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如何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村民教育、医疗、生活状况如何得到改善,以及如何提升村民生活的舒适度与幸福指数,都是需要思考的问题。黎族地区地理位置较为偏远,位于琼崖革命老区,曾在历史中发挥重大的作用。村落间联系较为密切,居住较为集中,村民多为黎族,日常经济来源主要是种植、特色产业、养殖等。而贫困的原因集中在几个方面:首先是因病致贫,因家人、亲属的疾病、身体残疾、重病而导致贫困。其次是教育支出大,孩子上学需要支付数额较大的学费。最后是家中无独立的厕所、生活居住条件简陋等生活方面的贫困较为明显。在入户走访中了解到,贫困村民们因文化受限种植中遇到难题时,驻村第一书记、村委会干部总能第一时间提供帮助及时解决问题。为确保脱贫攻坚各项工作精准扎实,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精准核查、查漏补缺、巩固脱贫攻成效。走访中的精准到户脱贫信息卡,助力精准扶贫再精准。扶贫政策村民能够及时了解,将脱贫标准、教育扶贫、健康和医疗扶贫、住房保障、兜底保障、产业扶贫项目等方面内容进行宣讲。通过在扶贫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认识到对精准扶贫的有利因素,从教育重视程度、熟人间人际互动、社会支持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一是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有所提升,87.3%的被调查者都希望自己孩子能够接受十二年以上的教育,由于自身文化程度的限制,绝大部分的被调查者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以获得知识。二是熟人间的互动渐趋频繁,村民们平时所接触的都是日常生活中在同一社区、地域的熟人,熟人互动较多。三是社会的支持度有所提升,在需要经济支持和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安慰和关心配偶时,其他家人、亲戚、同村人基本都能给予支持和帮助。

对于村民而言,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帮扶,而需扶贫先扶智,增强技术、文化等方面的智力支持,在于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通过打造符合民族地区实际、具有少数民族风格的特色产业,吸引更多的返乡人,让村民们感受在家乡生活的幸福感。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化农村改革,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不断优化乡镇产业培植,将第一产业农、林、牧、渔,第二产业中的工业、手工业等以及第三产业中的旅游业、文化产业、住宿餐饮业等进行有效跨界融合。

三、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让高龄老人乐享晚年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流动的加剧,家庭结构正发生着改变,人口老龄化问题也在不断加剧。我国人口基数大、经济发展迅猛,造成人均占比少,且预计到2030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到2050年,社会将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60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超30%。老龄化问题在不断加剧,不仅是老龄化的程度,高龄老人的人际交往较为单一、身体机能下降,在面对伴侣去世等问题时,高龄老人的精神需求、所需要的情感支持也较多,而当情感需求无法满足和实现时,就会长期面临着精神方面的疾病,如抑郁、孤独等。对于老龄化出现的问题,应从问题本身出发,也就是说我们既需要重视老龄化的程度,又要认识到关于老年人个体需要关注的问题还很多。我们需要改变对传统老年人的认知,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正带动着养老产业的发展,老年人旅游消费、休闲娱乐的同时还拥有多样的兴趣爱好,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是丰富多彩的。需要对每一位长者进行精神照护,让他们拥有幸福的晚年生活,重视他们的情感需求。对高校教师来说,在做好现有养老服务的同时,应该继续拓展更多老年人需要的养老服务,为构建与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的养老服务体系贡献力量,更好地发挥助老工作的积极作用。

四、发挥高校教师作用,关注民族地区扶贫助老

在深入基层中了解相关工作,投入精力进行长期的课题研究,高校教师在理论指导下,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加强对中国扶贫助老事业深刻理解与认识,使得扶贫助老不再是政府的事情,认识到其更需要得到社会的关注。高校教师正是连接政府与社会的桥梁,他们能够更深刻地解读党的方针政策,从理论出发指导实践,助力解决民族地区扶贫与助老相关问题。协调社会力量,调动相关社会组织的参与,对解读政策精神有着更深刻的价值与意义。高校教师肩负着育人使命,深切感受到其工作的重要性,认真做好教学科研工作,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高校教师要深入了解中国国情,终身学习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融合,帮助民生问题、社会治理等社会问题的解决,使人民生活更加美好。